中文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
动态信息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科技资讯
科技活动周
+
技术转移
技术供给
技术需求
科技人才
机构展示
政策法规
合作专区
+
活动专区
对接洽谈
国合基地
+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组织机构
Information
科技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资讯
APR 17 2025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共筑保密防线 公民人人有责
APR 17 2025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国安答卷
十年来,国家安全机关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不断创新内容、形式和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创意多元的线上线下宣传,营造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OCT 16 2023
第二届中国一中东欧国家技术合作交流大会——部分中东欧国家参会机构简介
科学家利用寿命荧光成像技术评估肿瘤代谢异质性
2022.12.8
肿瘤异质性决定了相同组织学诊断的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可能大不相同。肿瘤的代谢异质性,即肿瘤内部或肿瘤之间癌细胞代谢的差异,与肿瘤进展和治疗效果高度相关。近日,来自欧美的科学家团队在《PNAS》杂志发表题为Label-free sensing of cells with fluorescence lifetim…
科学家构建可大幅提升记录人类大脑信号分辨率的新型传感器
2022.12.7
目前临床手术中常用的脑皮层电图(electrocorticography,ECoG)网格通常有16个到64个传感器。增加ECoG网格中传感器的数量能够提升记录大脑信号的分辨率,有助于提高外科医生切除尽可能多的病灶组织,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健康脑组织的损伤。 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
科学家系统重建小鼠整个胚胎发育的细胞轨迹
2022.12.7
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特点是细胞快速增殖和多样化。在几周内,一个单细胞就能分裂成数以百万计的细胞,并生成各种各样的功能分子。尽管哺乳动物体内发育的主要构成细胞轨迹已有大量研究,但对该过程进行全面描述仍然难以实现。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系统重建小鼠整个…
科学家借助纳米孔测序技术有望实现对罕见病危重症的快速诊断
2022.12.7
据统计,约80%的罕见病与基因突变有关。因此,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可应用于罕见病的诊断。然而,由于人的全基因组测序诊断耗时长,限制了其在诊断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病危重症中的应用。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上发表…
科学家借助纳米孔测序技术有望实现对罕见病危重症的快速诊断
2022.12.7
据统计,约80%的罕见病与基因突变有关。因此,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可应用于罕见病的诊断。然而,由于人的全基因组测序诊断耗时长,限制了其在诊断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病危重症中的应用。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上发表…
我国科学家揭示茉莉酸调控番茄萜类化合物合成和抗虫性的新机制
2022.12.7
萜类物质作为植物代谢产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化合物,在植物与病虫害互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参与对病虫害的直接与间接防御反应。萜类合成酶(Terpene Synthase,TPS)的转录调控对萜类化 合物合成调控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对调控TPS基因的转录因子鉴定与调控机制研究是植物代谢…
科学家首次在肠球菌中发现穿孔毒素蛋白
2022.12.7
肠球菌是一种在动物肠道和自然环境中都可以生存的细菌,由于其容易从外部空间获得耐药基因,所以肠球菌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多重耐药细菌之一。之前并无研究表明肠球菌可以表达杀伤哺乳动物细胞的蛋白,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团队首次在肠球菌中发现可作用于人类肠道和免疫细胞…
携手开发清洁能源、共促多边国际合作——“2022氢能国际创新合作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2.12.6
11月22日下午,由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支持、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主办、湖北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承办的2022氢能国际创新合作研讨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武汉成功举办。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吴程和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王冬梅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来自美国康…
上一页
1
...
189
190
191
192
...
380
下一页